2017年3月 来源:泰安文明网
刘如伟,男,1985年生人,中共党员,泰安市岱岳区天平街道池子崖社区书记助理。
池子涯社区的小刘3月5日晚上了央视新闻联播,着实在当地火了一把。不过其实小刘在很久之前就是社区里的“名人”了,“小刘”名叫刘如伟,是社区里的大学生村官,也是社区里“小刘服务室”的一名志愿者。刘如伟2008年来到社区,一直尽心为居民服务,从一开始人生地不熟,到现在走在社区里大家都认识他,社区居民人人都知道“有困难找小刘”。
“小刘服务室”功能挺强大
天平街道池子崖社区服务中心的二楼,一间十分普通的办公室,这就是“小刘服务室”。6日上午,记者在这里见到了被居民亲切地喊“小刘”的刘如伟。刘如伟今年32岁,2008年大学毕业后就到了池子崖社区,一直工作至今。
服务室里陈设挺简单,一张办公桌,一个文件柜,还有几块宣传板。刘如伟的办公桌上,也只有一台电脑,一部电话,一叠文件夹。电话是服务室的24小时服务热线,文件夹里有一部分便民服务记录表。
刘如伟说,上了新闻联播的事儿还是别人告诉他的。视频中,小刘跟物业工作人员一起,帮居民修水管,在社区漂流书屋里照看读书的孩子们。面对记者的采访,小刘有些腼腆,总说自己做的都是些很普通、很小的事。
不过在居民眼里,服务室功能很“强大”,除了视频里那些,服务室的志愿者们还可以帮忙办低保,提供法律、政策、市场信息、劳动力需求信息等咨询服务,还能帮忙联系水、电、有线电视的安装和维修,孩子放了学没人看也可以送到这里来……
“小刘服务室”让菜单式志愿服务更精细化
池子崖社区书记邹范玉告诉记者,池子崖村2008年4月开始新村建设,2009年12月居民们迁入新居,住进居民楼,小刘正好是2008年底到社区的。那时候村民们刚刚搬进居民楼,有这样那样的不习惯。
居民家里水管漏了,跳闸了停电了,有时赶到晚上物业工作人员又都下班了,居民心里着急,时常犯难。而小刘当时就住在社区里,常主动帮忙,时间长了,很多居民都记下了他的电话号码。那时小刘白天工作也很忙,村里忙新村建设,有时晚上还会召集大家开会,但是工作虽累,只要有居民求助,小刘二话不说就尽力帮。就这样一直帮到2015年,社区专门成立了“小刘服务室”,让小刘继续更好地为大家服务。
央视新闻中提到,我市推行的“菜单式”志愿服务,将50万志愿者和6000多个各类志愿服务组织的专业特长、服务项目,向社会发布,让需要者根据菜单选择,这种模式已经推广到全国。池子崖社区也早早地推行了菜单式志愿服务,刘如伟说,“小刘服务室”做的事,是让这些服务更精细化了。
从人生地不熟到“有困难 找小刘”
刘如伟是岱岳区马庄镇人,他2008年大学毕业初到池子崖社区的时候人生地不熟,经过这些年,他对社区越来越熟悉。提到社区的一些数据,小刘也是张口就来,他介绍,社区有23栋居民楼,180余户老居民,10户低保户,27个孩子要来社区“五点半课堂”,2015年和2016年两年,有记录的便民服务大约400件。
社区里的很多事刘如伟都心中有数。9号楼有一处设备断电好几次了,那里一断电整个小区的有线电视信号就没有了,他知道联系谁能最短时间内修好;20号楼楼顶的一处水槽好像不太够宽,太阳能溢水时有时会淹了住户的阳台,要尽快协调物业维修……
社区里好多人刘如伟也一直惦念着。社区里七十多岁的鲍大娘,平时家里只有老两口在,生活很多方面都需要帮助。2009年,小刘跟村委其他工作人员一起走访的时候了解到鲍大娘家的情况,后来帮大娘家办了低保,过年过节总会去看看,能帮忙申请的补助也尽力帮忙。就在上个周六,刘如伟还和一些青年志愿者一起去了鲍大娘家,帮老人打扫卫生。
居民们现在对刘如伟已再熟悉不过,常说“有困难找小刘”。走在社区里,很多居民都会喊他一声“小刘”,他觉得很亲切。
志愿服务意识已经影响了更多居民
采访中记者了解到,小刘去年被调到街道工作,但村里工作多,他就仍在村里帮忙。采访时,小刘服务室里只有他一个人在,其他志愿者都是有活动的时候参加,只有他一直以来是“专职”的。小刘服务室成立之初,只有三个志愿者,现在已经发展到了7个。其中,连上他有三个是社区里的工作人员,还有两个社区里的年轻党员和两名高二学生,有时间的时候会在社区的“五点半课堂”辅导孩子们功课。
池子崖社区现在连同小刘服务室在内,一共有8支志愿服务队,志愿者人数达到了160多人。社区书记邹范玉介绍,下一步他们还想把志愿服务和网络联系起来,让居民通过网络就能“下单”,及时反映诉求,缩短处理时间。能有更多人参与到志愿中来,小刘觉得挺高兴。他说,就算以后工作调走了,但他住在社区,有居民给他打电话,他还是会帮忙。当别人问他为什么这样乐于助人,他总会说:“我很想为大家多做点事情,我觉得人越忙越高兴,为别人多做点事,心里很舒坦。”
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《云好人》网站看到的,谢谢!请记住永久网址:http://www.yunhaoren.com